About Laboratory 实验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是我国仿生材料领域最具特色的实验室之一,在国内、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实验室前身是1999年3月在中科院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建立的仿生功能界面实验室。2014年该实验室的大部分成员搬迁到理化所建立仿生智能界面科学实验中心。2016年8月经过申请答辩正式成为中科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目前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合理、凝聚力强、学术水平高的专业研究队伍,固定人员总人数21人。其中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研究员8名(其中1名为外专千人),副研究员5名(1名为高级工程师)。其中中科院“百人计划”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长江学者2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卢嘉锡青年人才获奖者1名。实验室成员1人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七届理事会,1人任德国洪堡学者海外指导教师。另外还与中科院多家单位科研人员,如动物所周琪院士、生物物理所阎锡蕴院士等有密切交叉合作,实验室共计40余名流动人员积极参与日常科研工作。近年来,实验室在仿生超浸润研究,仿生超粘附研究,仿生离子通道,有机图案化材料与器件、仿生结构色研究,复杂微细结构超衍射激光加工及应用等基本科学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已成为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及鲜明研究特色的仿生材料及相关器件的研究基地。

  实验室定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学习自然,模拟及超越自然为理念,仿生超浸润研究为基础,开展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仿生粘附性界面材料,仿生离子通道,仿生结构色彩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发展超浸润有机图案化材料与器件,仿生复杂微细结构超衍射激光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基础性研究,为发展我国在资源(淡水采集、高效采油、油气富集等)、环境(油水分离、污水处理、化工废液分离、绿色印刷、自清洁建筑涂料及纺织品、抗海洋生物粘附、高效农药肥料制剂等)、能源(仿生能差发电、高效人工光合作用、高效热功转换材料等)、健康(癌症检测、抗生物附着的人造血管导管及支架、透析滤膜、生物药物筛选及分离、高灵敏检测、酶传感器等)等领域产生系列原创性的核心技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做出贡献

  总体目标: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仿生超浸润、仿生复合超材料与集成器件研究中心,培养高层次优秀青年人才的摇篮、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的平台、以及仿生超浸润等功能材料基地。

  学术方向:面向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的需要,以及国际资源,环境,能源,健康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求,重点开展如下六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一)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
  (二)仿生粘附性界面材料
  (三)仿生离子通道构筑及应用
  (四)超浸润有机图案化材料与器件
  (五)仿生结构色材料
  (六)仿生复杂微细结构超衍射激光加工及应用